教研教改

教研教改
位置: 分站首页 > 教研教改 > 正文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作者:  时间:2016-05-09   点击数: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来源:工信部科技司】

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历史性交汇,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经过多年快速发展,我国已成为全球制造业大国,但制造业整体素质和竞争力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差距很大,自主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科技成果对产业支撑不足的问题十分突出。《中国制造2025》将创新驱动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方针之一,将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作为建设制造强国的首要任务,说明必须依靠创新驱动,抢抓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机遇,重塑我国制造业的国际竞争新优势。

一、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是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新趋势、抢占全球竞争制高点的战略选择

制造业历来是创新最为集中、最为活跃的领域。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后,各国都注重将制造业创新作为驱动经济转型发展的核心力量,制造业的创新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中国际竞争的重要焦点。

(一)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正在兴起,发达国家竞相布局制造业创新战略

全球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技术更新和成果转化更加快捷,以新技术突破为基础的产业变革呈现加速态势。科技创新已成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决定性力量,许多国家都将创新提升到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层面。美国积极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期盼以技术创新的先发优势继续保持其全球领先地位。德国也积极制定高科技战略,确定了五大领域的关键技术和十大未来项目。应该看到,经过长期追赶发展的沉淀和积累,本轮产业变革是我国与发达国家技术差距最小的一次,我们必须切实增强机遇意识,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实现工业强国的百年梦想。

(二)发达国家“再工业化”和新兴经济体加速崛起,唯有依靠创新才能把握国际竞争新优势

在科技创新、国际金融危机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全球产业结构进入深度调整周期。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战略,高端制造领域向发达国家回流的“逆转移”趋势显现端倪。在制造业中低端领域,印度、巴西、越南等一些新兴经济体也纷纷发力,力图融入全球产业分工体系,在承接产业及资本转移、拓展国际市场空间等方面展开更加激烈的争夺。可以预见,未来一个时期我国制造业发展将面临发达国家高端先发效应和其他新兴经济体相对比较优势的双重挤压和双重挑战,唯有依靠创新重塑国际竞争新优势,才可能化挑战为机遇,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

(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不断加深,协同创新成为智能时代的创新模式

当前,人工智能、移动互联、3D打印等新技术持续演进,推动产品、装备、工业、服务的智能化。随着互联网在制造业各领域深入渗透,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新模式密集涌现,“互联网+”成为推动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引擎。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和加速应用,技术工程规模越来越大,技术复杂性及相互渗透性不断增加,以多领域技术群体突破、交叉集成为特征的涌现性创新正在取代单一技术突破的离散式创新;以多元主体参与互动协作为基础的网络化协同创新逐渐取代单个企业完成的独立的链式创新。如波音787飞机的设计和研发制造由全球30多个国家、135个地点、180个供应商的高水平、实时虚拟协同完成。因此,必须加快建设网络化体系性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塑造我国制造业国际竞争新优势。

二、面对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成绩和问题,提高创新能力是建设制造强国的重要举措

经过多年发展,我国已经建成了门类齐全、独立完整的制造业体系,积累了较强的产品和技术基础,制造业大国的地位基本确立,产业创新体系建设初见成效,具备了一定的创新能力。

一是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协同创新不断深化。2013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为9075.8亿元,占全国研发经费总量的76.6%。企业研发主体建设成效明显,2013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拥有研发机构5.2万个,平均每7家企业拥有一个研发机构;已认定国家企业技术中心1098家、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283家、企业中建立的国家重点实验室数量达99家。目前,在3D打印、纳米材料、生物医学工程等一些重点领域,已经建立起一批产学研创新战略联盟,组织开展重大战略性问题研究,推动产业转移对接。

二是核心领域关键技术取得突破,成果产业化程度有效提升。经过多年努力,我们逐步掌握了一批关键技术,在一些核心领域,已经从跟跑者变为同行者,甚至领跑者。在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新支线飞机、大型液化天然气船(LNG)、高速轨道交通等核心领域,我们集中力量突破了一批关键核心技术并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特高压输变电设备、百万吨乙烯成套装备等部分领域装备产品技术水平已跃居世界前列。近年来,围绕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高端装备等的集成应用,我们组织了560多个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有效支撑了产业的转型升级。

三是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作用进一步显现。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加强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这是首次在中央文件中提出知识产权运用,说明我国经济和产业发展已经到了依靠知识产权运用能力提升国际竞争主导权的阶段。通过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我们已培育知识产权运用示范企业368家,有效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标准作为产业竞争争夺话语权的重要战略工具,对产业创新发展发挥着重要的支撑作用。目前,我国在电动汽车、数控机床、节能环保等新兴领域的标准化体系建设已初见成效,TD-LTE-Advanced成为第四代移动通信国际标准显著提高了我国产业国际竞争力和规则主导力。

但同时必须清醒看到,当前,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还面临着很多难题:一是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创新基础不牢固,我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重不到1%,主要发达国家这一指标一般在2.5%以上的水平,关键核心技术及装备主要依赖进口;二是创新资源重复分散,创新载体分散重复建设,资金、设备等创新资源配置的重复浪费现象严重,创新过程中的“孤岛现象”十分普遍,难以形成创新合力;三是科技创新对产业的支撑不足,产业协同创新能力不足,产学研用脱节,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四是知识产权和标准等创新竞争工具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企业有效运用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尚显不足。要改变制造业发展受制于人的落后局面,必须紧紧围绕创新驱动这一主线,切实增强产业创新能力,推动制造业由大变强。

三、提高国家制造业创新能力的重点任务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相结合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配置资源链,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速科技成果转化,提高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的自主创新能力。具体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当前,核心技术对外依存度较高,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技术与产品少已成为制约我国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瓶颈。可以看到,我国部分产业的核心技术严重依赖国外,高端芯片和通用芯片对外依存度超过95%,95%的高档数控系统,几乎全部高档液压件、密封件和发动机要依靠进口。加强支撑产业技术发展和集成能力提升的关键核心技术及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是提高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的当务之急。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要加强关键核心技术研发的任务,主要包括:推进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和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充分吸纳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的决策和实施;瞄准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定期研究制定和发布制造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继续抓紧实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通过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支持关键核心技术研发;发挥行业骨干企业的主导作用和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基础作用,建立一批产业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攻克一批对产业竞争力整体提升具有全局性影响、带动性强的关键共性技术,加快成果转化。同时,《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到2020年,掌握一批重点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的战略目标。

(二)提高创新设计能力

企业之间、产业之间的竞争已不再是停留在资金实力、产业规模、制造能力上,而演变成为创新设计、新技术、新商业模式之间的竞争。设计是技术创新的第一步,是制造的第一道工序,也是制造业产业链的龙头,产品设计决定了产品成本的70%,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设计理论与方法落后,设计工具软件大部分依赖国外,制约了制造业的创新发展,必须高度重视。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提高创新设计能力要大力推广应用先进设计技术;在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现在服务业的重点领域开展创新设计示范,全面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攻克信息化设计、过程集成设计、复杂过程和系统设计等共性技术,开发适合我国制造业应用的设计工具软件;鼓励企业通过增加研发投入,向产业链的上游--研发设计拓展,实现由代加工向代设计和出口自创品牌产品转变。

(三)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目前,我国产学研用结合不够紧密,科技成果向经济成果转化的比例低,企业的原创性科技成果较少,创新体系整体效能亟待提升。比如,科技投入迅速增长的同时,突破性原创性成果却不多;应用型科技成果产出不少,但整体转化率很低。据统计,目前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不到10%,部分重点大学、科研院所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不到5%,而发达国家则普遍高达40%-50%。科技成果产业化率低对制造业发展的支撑作用受到较大制约,只有尽快实现产业化,才能真正转化为强大的生产力,推动制造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完善运行机制,健全以技术交易市场为核心的技术转移和产业化服务体系,多方式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激励机制,健全科技成果科学化评估和市场化定价机制;完善科技成果转化协同推进机制,引导产学研用按照市场规律和创新规律加强合作;以及加快国防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进程,推进军民技术双向转移转化。

(四)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

制造业创新体系是指推动制造业技术创新的组织系统、关系网络以及保证系统有效运行的制度和机制。当前世界主要国家都在积极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由过去相对独立、离散的系统结构向由创新中心、服务平台和基础支撑组成的网络化协同创新体系过渡和转化,旨在进一步整合创新要素和资源,抢占未来经济和科技竞争的先机。如美国于2013年提出了要建立由制造业创新中心(IMI)和协调性网络组成的“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计划。

针对我国产业创新资源分散、体系不完善的问题,《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加快国家制造业创新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包括要加快建立以创新中心为核心载体、以公共服务平台和工程数据中心为重要支撑的制造业创新网络。实施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推动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建设。围绕重点行业转型升级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增材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等等领域创新发展的重大共性需求,形成一批制造业创新中心,重点开展行业基础和共性关键技术研发、成果产业化、人才培训等工作。按照《中国制造2025》要求,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五)加强标准体系建设

技术标准作为我国工业发展的重要技术基础,已经成为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关键支撑。由于多方面原因,目前制造业行业存在标准体系不完善、标准水平不高、自主创新技术标准匮乏、标准更新不及时等方面问题。加快建立满足产业发展需要的标准体系,提高标准水平,强化标准实施,建立规范、透明、高效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已经成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不断完善标准体系建设的重点任务。主要包括:组织实施制造业标准化提升计划,在智能制造等重点领域开展综合标准化工作,完善标准体系;发挥企业在标准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协同推进产品研发与标准制定;推动我国标准的国际化进程;推动国防装备采用先进民用标准,推动军用技术标准向民用领域的应用。

(六)强化知识产权运用

当前,知识产权日益成为全球科技和产业竞争中抢占战略高地的重要武器,发达国家和新兴经济体日益重视知识产权的战略资产价值,不断加强专利布局,提高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和战略运用能力。而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特别是工业领域知识产权数量虽多但质量不高,大量知识产权处于“休眠”状态,对于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尚未发挥应有作用。因此,在制造业领域深入落实国家知识产权战略,增强企业的知识产权运用能力,对于增强制造业企业的自主创新和风险应对能力、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制造2025》对强化知识产权运用提出了明确任务要求:加强制造业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知识产权战略储备,构建产业化导向的专利组合和战略布局;培育一批具备知识产权综合实力的优势企业,支持组建知识产权联盟,推动市场主体开展知识产权协同运用;建立健全知识产权评议机制,开展专利评估、收购、运营和风险预警与应对;建设知识产权综合运用公共服务平台,鼓励开展跨国知识产权许可等。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来源:工信部信息化推进司】

一、当前我国两化深度融合情况

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信息化是现代化的引领和支撑。推进两化深度融合,运用信息技术特别是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兴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高质量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各部门、各地方深入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加强协调配合,创新工作机制,完善工作举措,两化融合取得显著成效。

(一)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两化深度融合的战略部署

——夯实产业基础,增强两化融合支撑服务能力。围绕实施“宽带中国”战略,加快第四代移动通信发展,全面推进三网融合,着力构建宽带、融合、安全、泛在的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加快电子信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实施“核高基”等科技重大专项,推动设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着力解决关键核心芯片制造的融资瓶颈。大力发展应用电子和工业软件,鼓励智能终端产品创新发展,增强信息产品供给能力。

——培育新兴产业,增强产业发展活力支持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以深化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工业领域的集成创新和应用为核心,深入实施工业云、互联网与工业融合、电子商务、制造业服务化等创新工程,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鼓励个性化定制、众包、网络制造、电子商务等新型制造模式的发展,引导工程总包、在线诊断维护、仓储物流等制造业企业服务化发展。

——创新工作机制,推广普及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推动两化融合是一项探索性和创新性工作。针对我国企业两化融合存在的瓶颈问题,2013年以来,借鉴ISO9000、ISO14000的做法,制定了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通过政府引导,调动企业推进两化融合的积极性和内生动力,鼓励企业打造和提升信息化环境下的竞争能力。

——突出试点示范,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聚焦信息技术在重点行业工业设计、生产流程、物流配送等关键环节的深度应用和综合集成,组织开展行业应用示范。围绕节能减排、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等共性问题,以民爆、食品、稀土、危险化学品等行业为重点,实施智能化试点示范工程。持续实施中小企业信息化推进工程,不断完善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

(二)两化深度融合取得的重要进展

——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工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目前,我国主要行业大中型企业数字化设计工具普及率超过72.3%,关键工艺流程数控化率达到59.6%,用信息化手段对企业进行管理的ERP(企业资源计划)系统普及率62.7%。主要行业研发周期、财务决算、库存周转、劳动生产率、单位产品能耗等关键指标大幅改善;装备、石化、汽车、民爆、轻工等行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精准化和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计算机辅助设计、系统仿真等技术广泛应用,极大提高了企业研发创新能力;中小企业信息化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两化融合能力稳步提升。

——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创新,不断催生新业态新模式。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不断融入工业研发、生产、服务和管理等各个环节,并加速向集成应用阶段发展。工业产品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2013年国产数控机床的国内市场占有率达到62%,国内汽车电子产品占整车价值超过30%。异地协同设计、个性化定制、网络众包、云制造等新的研发模式、生产组织方式不断涌现,电子商务、互联网金融、服务型制造等生产性服务业创新发展。2014年,我国电子商务交易额超过12万亿元,同比增长20%,成为全球最大的网络零售市场。

——新兴产业快速发展,两化融合支撑能力不断增强。自主品牌智能手机、智能电视和低端服务器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超过70%、87%和50%。智能机器人和高端装备制造业爆发式增长,已成为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高性能计算CPU、大容量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芯片研制成功,12英寸45/40nm芯片工艺实现大规模量产。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三网融合深入推进,网络升级和行业转型成效显著,基于3G、4G网络和RFID(射频识别,RadioFrequencyIdentification)等新技术的快速发展,M2M(Machine2Machine)业务正加速普及,工业互联网发展已经拉开序幕。

二、推进两化深度融合面临困难和问题

尽管当前我国信息化与工业融合发展已经取得一定程度的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突出问题。

一是发展水平较低。两化深度融合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仍以信息化手段单项应用为主,面临集成应用跨越困难、智能装备不足、组织结构僵化、流程管理缺失等挑战,以及国产研发设计工具、制造执行系统、工业控制系统、大型管理软件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二是产业基础薄弱。无论是新一代信息技术还是智能制造关键装备,都面临标准和知识产权缺失、关键器件依赖进口、集成服务能力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等问题,跨学科、跨领域政产学研协同、以企业为主体的制造业创新体系尚不健全。

三是法律体系滞后。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和应用带来新业态、新模式和新产业,促进电子商务、数据开放、信息安全、个人隐私、互联网金融等新业务健康发展亟待更加完善的法律环境。

四是政策缺乏合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过程中的技术、产品、安全、应用协同互动机制尚未建立,政府采购政策对国内新产品新服务发展支持不足,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融资体系不健全,支持融合发展的财政、税收、金融等政策仍需进一步协调配合。

三、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措施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推进两化深度融合是一项系统工程,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任务,要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以智能制造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全面实施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加快完善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和综合标准化体系,打造智能化生产体系和发展模式,做好两化深度融合这篇大文章,推动我国经济转型升级,重塑国际竞争优势。

(一)加快推进智能制造生产模式

研究论证国家级智能制造重大工程。优选基础条件好、需求迫切的行业、地区和企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建设工程,推动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在制造业领域的广泛深入应用,提升关键智能部件、准备和系统的自主化能力,建立健全智能制造标准化体系,全面提升制造业产品、装备、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

(二)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

研究出台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创新指导意见,绘制工业互联网发展路线图。实施物联网专项工程,推进物联网在石化、冶金、食品、药品、大型装备、安全生产等领域的应用,培育智能检测、全产业链追溯等工业互联网新模式。研究制订鼓励车联网发展的政策措施,制订车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制定工业互联网整体网络架构方案,对工业互联网IPv6地址资源进行前期规划和部署。

(三)全面推广两化融合管理体系

坚持标准先行,推进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研制、发布和国际化,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标准的贯标和评定试点,在重点领域开展宣贯和示范应用,进一步完善管理体系评定管理办法和第三方服务体系,促进企业在产品和服务全生命周期、生产管理全过程应用信息技术,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

(四)加快培育发展新业态和新模式

研究制定服务型制造发展的指导意见,支持企业积极发展在线监控诊断、融资租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新业务。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设立设计中心,建设一批国家级工业设计中心。继续推进民爆、危险与监控化学品、应急药品储备、农药等领域智能监测监管体系建设。加快推进企业能源管理中心和绿色数据中心建设。组织工业电子商务试点示范,优化电子商务发展环境。制订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创新发展指导意见,开展工业云试点,加快工业大数据开发利用。

(五)加强两化融合支撑能力建设

实施宽带中国2015专项行动,推进“全光网城市”建设,加快TD-LTE网络建设和4G业务发展。落实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完善相关政策。推进集成电路、基础软件、工业软件、新型显示、新型智能终端、TD-LTE、太阳能光伏等关键技术和产品的研发与产业化。实施工业强基专项行动,着力突破重点领域关键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先进基础工艺,创建一批产业技术基础平台,完善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体系。

(六)完善促进两化深度融合的政策环境

推动出台支持两化融合的财税、金融以及产用结合等方面的特殊政策和急需标准,推进网络通信设备与工业设备互联互通。围绕工业控制系统信息安全风险评估、仿真测试等方面,健全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提升技术保障能力。组织实施智能制造领军人才计划,支持部属高校开展学科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加强与发达国家在两化融合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加快研究制订规范网络基础设施、电子商务、信息安全、互联网金融等的法律法规,创新财政支持方式,优化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等。

(七)完善推进两化深度融合体制机制

统筹部内资源,加强部际协调,健全部省联动和政企联动机制,推动制定特殊的融合政策,加快培育复合型、融合型人才。鼓励各地先行先试,探索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支持重点行业率先突破,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企业的应用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社会中介组织的服务、沟通、咨询和评估的作用,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多方参与、协力推进的工作格局。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推进围绕国家战略性发展领域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完善财税和金融政策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完善财税和金融政策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6日】 【来源:工信部财务司】

制造业是我国优势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和基础,对国民经济发展起着重要作用,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所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进一步完善金融扶持政策,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对于推进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发展,实现中国制造业由大变强具有重要作用。

一、完善金融扶持政策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是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与实体经济密不可分。历史上,美国、德国、日本等主要制造大国、强国的经验都证明,金融在支持制造业发展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关键作用,一个符合国情的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体系不可或缺。国际金融危机则从反面证明,金融有效服务实体经济是经济社会稳定的重要保障,脱离实体经济的金融发展会引发资源严重错配,导致产业结构空心化,甚至引发严重的经济和社会危机。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特别是建设制造强国重大战略任务的提出,必须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适应制造业从大变强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加强和改善金融对建设制造强国的支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基本建立,在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发展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多次研究部署有关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工作,国务院及相关部门出台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关于开展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险补偿机制试点工作的通知》等重要文件,在金融支持制造业转型升级、金融支持企业“走出去”、整合金融资源支持小微企业发展等方面实施了一系列重大政策措施,加大了对制造业转型升级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的支持力度,效果明显。

当前,我国经济处于“三期叠加”的新阶段,金融与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仍未根本解决,特别是金融领域脱离实体经济空转、金融资源配置不合理、资金分配不合理、一些转型升级重点领域缺乏金融支持、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比较突出。必须牢牢把握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适应制造业从大变强的新形势新要求新任务,更好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调节作用,拓宽制造业融资渠道,降低制造业融资成本,加强和改善金融对建设制造强国的支持。

一是银行金融机构增加对制造业重点领域的信贷投放。要优化信贷结构、加强定向调控,发挥政策性金融、开发性金融、商业金融的互补优势,加大对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重点领域的支持力度,提高信贷支持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支持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加大对中国装备等产品“走出去”的服务力度。研究建立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长期低息贷款机制,提高中长期贷款比重。鼓励银行金融机构创新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产品和业务,健全知识产权质押、供应链融资、贸易融资、股权质押等多元化融资服务,加强对外汇风险管理产品的服务支持。为制造业企业提供银团贷款、拓展担保方式、增强贷款利率下调弹性等多种方式的政策扶持。鼓励融资性担保机构扩大对制造业企业的担保业务规模。

二是发挥资本市场的作用,拓宽制造业企业直接融资渠道。健全多层次资本市场,大力发展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等资本市场,搭建方便快捷的融资平台,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上市融资、发行债券。支持符合条件的制造业企业通过银行间债券市场发行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工具融资,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根据研发、设计、应用的阶段特征和需求,建立完善相应的融资支持体系和产品。加快完善中小企业股权市场,增强服务中小企业的能力。积极引导私募股权投资基金、风险投资基金健康发展,完善相关扶持政策,支持创新型、成长型制造业企业股权融资。鼓励符合条件的制造业贷款和租赁资产开展证券化试点,

三是发挥产融结合、融资租赁、保险等金融服务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中的重要作用。支持重点领域大型制造业企业集团开展产融结合试点,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发挥融资租赁的融资、促销、投资等多种功能,支持制造业企业发展。推广大型制造设备、施工设备、运输工具、生产线等融资租赁服务,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引导企业利用融资租赁方式,进行设备更新和技术改造。鼓励采用融资租赁方式开拓国际市场,紧密联系产业需求,积极开展租赁业务创新和制度创新。引导租赁服务企业加强与商业银行、保险、信托等金融机构合作,充分利用境外资金,多渠道拓展融资空间,增强服务制造业企业能力。探索开发并完善适合制造业发展的保险产品和服务,鼓励发展制造业企业贷款保证保险和信用保险业务。

四是加大金融对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在风险可控和商业可持续的前提下,进一步丰富制造业企业“走出去”的融资需求,通过内保外贷、外汇及人民币贷款、债权融资、股权融资等方式,支持制造业企业增强跨境投资经营能力,在境外开展资源勘探开发、设立研发中心和高技术企业,以及开展境外收购兼并等业务。

二、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

财税政策作为宏观调控和行业管理的重要工具,对建设制造强国具有重要支撑和保障作用。

我部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在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方面,充分发挥了现有财税政策对行业的支撑和引导作用。积极协调出台相关财税政策,治理产能过剩问题,优化制造业的产业结构。针对不同类型的科技活动,提出差异化后补助资助方式,不断完善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推广企业研发费用所得税税前加计扣除政策,以促进制造业科技创新。会同有关部门实施重大技术装备进口税收优惠政策,落实科技重大专项进口税收政策,适时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促进制造业对外贸易转型升级。设立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家政策的引导下,吸引社会资金重点支持集成电路芯片制造业。协调出台节能与新能源汽车车船税减免政策,努力为行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

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进一步健全财税政策支持体系,加大财税政策支持力度。要紧密结合我国财税体制改革方向,统筹考虑推进建设制造强国的需要,坚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总原则,强化政策引导和组织协调,切实落实各项任务和政策措施,依法依规开展工作。

一是充分利用现有资金和政策,继续推进目前已开展的工作,加快项目落地和顺利实施。整合后的工业转型升级资金要紧紧围绕“中国制造2025”确定的各项工作,改革管理模式和支持方式,重点支持工业强基重大工程、智能制造重大工程、绿色制造示范工程、中药材提升和保障工程、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设工程。继续推进“核高基”、“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大型飞机”、“民用航天”等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推动相关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尽快启动落实。落实和完善使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等鼓励政策,通过保险补偿支持国产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示范应用等,推动制造业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配套政策和资金配置要结合新的财税体制改革要求,切实发挥专项资金对经济社会发展和行业转型升级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二是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创新财政资金支持方式,逐步从“补建设”向“补运营”转变,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运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制造业重大项目建设、企业技术改造和关键基础设施建设,在现有确定的新能源汽车等30个领域的PPP示范项目基础上,探索在公共服务、资源环境、基础设施等领域推广PPP模式,拓宽社会资本投资渠道,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通过深化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支持制造业重点领域科技研发和示范应用,促进制造业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和结构布局调整。要围绕经济社会发展急需和行业最新发展变化,进一步凝练发展重点,明确主攻方向和关键领域。要围绕实施“五大工程”, 争取相关资金、政策重点支持智能制造、“四基”发展、高端装备等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领域,力争在关系国计民生和产业安全的基础性、战略性、全局性领域,着力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完善产业链,形成自主发展能力,提升制造业开放发展水平,实现制造业由大变强的历史跨越。

三是优化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财税政策体系。综合运用消费税、企业所得税、资源税、关税和出口退税等政策工具,营造有利于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环境。要继续调整完善消费税征收范围,优化税率结构,适当后移征收环节,把高污染、高耗能和部分高档消费品纳入征收范围,增强消费引导与调节功能。积极推动落实国务院支持小型微利企业发展的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减半征收所得税优惠范围,推动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结合相关资源特点,研究扩大资源税从价计征范围,推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遵守我入世承诺前提下,适时调整进出口关税政策,对国内不能满足生产经营需要的产品实施较低的进口暂定关税税率,鼓励先进技术设备、关键零部件、能源原材料等进口;对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自主品牌等产品的出口实施零关税,并提高出口退税率,提高中国制造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通过优化财税政策体系,为制造业发展营造良好政策环境,推动转型升级发展。

四是推进增值税改革,切实减轻制造业税收负担。2013年8月1日,“营改增”范围推广到全国试行。2014年1月和6月,铁路运输、邮政服务业和电信业先后被纳入“营改增”试点。但是,目前“营改增”范围还未扩大到所有行业,企业的增值税抵扣链条还未完全打开,还不能完全消除重复征税。同时,我国增值税还存在17%、13%、11%、6%和0五档税率,不利于规范税制、公平税负。为切实减轻企业税收负担,必须全面推进“营改增”,将建筑业、房地产业、金融保险业和生活服务业等纳入试点范围,并适当减少税率档次。同时,在现有扩大允许纳入税前加计扣除的研究开发费用范围基础上,研究完善企业研发费用计核方法,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落实力度,进一步促进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减轻企业负担,推动创新。

五是统筹双边和多边自贸区谈判,为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创造良好条件。多边贸易体制和区域贸易安排一直是驱动经济全球化向前发展的两个轮子。维护多边贸易体制,推动信息技术协定扩围,积极参与环境产品、政府采购等国际谈判。完善和落实支持创新的政府采购政策,推动制造业创新产品的研发和规模化应用。加快实施自贸区战略,尽早签署中韩、中澳自贸区协定,加快中日韩自贸区谈判,推动与海合会、以色列等自贸区谈判,力争完成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谈判、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谈判,建设亚太自贸区。推进中美、中欧投资协定谈判。通过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积极发挥自由贸易区对贸易投资的促进作用,一方面降低企业的进口成本,另一方面促进外向型企业走出去,提升在自贸伙伴国市场的份额,从而更好帮助我国企业参与国际竞争,为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健全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7日】

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中国制造2025》强调要健全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为推动中国制造业从大国向强国转变提供人才保障。贯彻落实《中国制造2025》,必须深刻领会加强人才工作的重要意义,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不断创新人才工作机制,把造就高素质制造业人才队伍、推动人才工作科学发展作为加快制造业转型升级的重要基础和战略支撑。

一、制造业人才队伍发展现状

21世纪以来,制造业面临着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可以说,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并加速与各领域技术深度融合,引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刻变革。伴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突破和扩散,柔性制造、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工业互联网、3D打印、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全生命周期管理等,都对传统发展理念、发展方式、发展模式产生了颠覆性、革命性的影响,并将重塑全球制造业发展格局。

随着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变革,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人才素质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改善,制造业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制造业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其中,据不完全统计,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分别占人才总量的29%和2%。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制造业企业在培养高端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开始得到发挥,一批高校、职业院校紧贴市场需求,与企业密切合作,在加快培养后备制造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三是制造业人才评价工作得到加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化鉴定、企业评价、院校资格认证等多元评价机制初步形成。四是制造业人才竞赛选拔机制逐步健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已成为加快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渠道。五是制造业聚集了一批以院士、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代表的高端人才队伍。制造业高端人才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攻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六是制造业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制定了促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对制造业人才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重视制造业人才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随着制造业的持续发展和技术变革,人才资源总量稳步增长,人才结构、人才素质和人才培养体系逐步改善,制造业人才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一是制造业人才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步优化。当前,我国装备制造业规模以上企业人力资源总量近1794万人。其中,据不完全统计,人才总量近736万人,具有大学本科和研究生学历的人员分别占人才总量的29%和2%。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体系逐步完善。制造业企业在培养高端人才中的主体作用开始得到发挥,一批高校、职业院校紧贴市场需求,与企业密切合作,在加快培养后备制造业人才方面发挥了重要基础作用。三是制造业人才评价工作得到加强。以职业能力为导向、以工作业绩为重点,注重职业道德和职业知识水平的人才评价体系初步建立,社会化鉴定、企业评价、院校资格认证等多元评价机制初步形成。四是制造业人才竞赛选拔机制逐步健全。各类职业技能竞赛活动蓬勃开展,已成为加快制造业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的重要渠道。五是制造业聚集了一批以院士、科技创新领军人才为代表的高端人才队伍。制造业高端人才在科技创新、重大项目攻关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得到发挥。六是制造业人才成长的政策环境明显改善。各地区、各部门普遍制定了促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政策。对制造业人才的宣传力度不断加大,重视制造业人才的社会氛围正在逐步形成。

但是,与制造业发展要求相比,人才队伍建设还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一是制造业人才培养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对制造业人才需求之间的矛盾突出,制造业人才总量短缺,结构不合理,领军人才匮乏;二是制造业人才培养投入总体不足,培养培训机构能力建设滞后,人才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依然存在;三是对制造业人才的认识仍有偏差,重学历文凭、轻职业技能的观念还未从根本上得到扭转,企业职工和青年学生学习技能的积极性不高,制造业人才仍然面临发展渠道窄、待遇偏低等问题,人才成长发展的社会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面对制造业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迫切需要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提供支撑,从根本上解决制造业发展的瓶颈问题。我们必须依靠人才助推发展方式的转变,在继续发挥我国制造业人力资源优势的同时,加快形成人才比较优势,努力实现由大规模人力资源向高素质人才资源的转变。

二、推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任务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需要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进一步完善人才工作机制,合理开发人才资源,增强人才实力,激发人才活力,使人才队伍建设适应制造业发展需要。

主要任务是:加强制造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组织实施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加大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中国制造从研发、转化、生产到管理的人才培养体系。一是培养造就一支职业素养好、市场意识强、熟悉国内外经济运行规则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有效提高制造业企业和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推进我国制造技术成果转化和品牌价值实现;二是培养造就一支掌握先进制造技术的国际型、复合型、高素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在制造业发展过程中起核心推进作用,充分发挥科研转化、技术开发、业务指导、监督实施和技术改进等工作;三是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爱岗敬业的高技能人才队伍,满足高质量产品生产和服务要求,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三、推进制造业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措施

为确保我国制造业能够科学发展和跨越发展,推进制造业人才大发展是根本前提。推进制造业人才大发展聚焦在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三支核心人才队伍的建设上。同时,加强制造业人才需求预测、人才评价和激励,以及人才流动和引进等工作机制的建设。

(一)以提高现代经营管理水平和企业竞争力为核心,实施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

经营管理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核心和灵魂,对现代制造企业各种生产要素起到组合、运作和放大的作用。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要以企业家和职业经理人为重点,精心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军人才,尤其要重视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精通技术、熟谙经营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家,造就一大批职业化、市场化、专业化和国际化的企业经营管理人才。

以国资委、工信部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企业经营管理人才素质提升工程”和工信部、财政部组织实施的“国家中小企业银河培训工程”为抓手,依托知名跨国公司、国内外高水平大学和其他培训机构,加强制造业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提高战略管理和跨文化经营管理能力。建立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库,培养和引进一批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家和制造业发展急需的战略规划、资本运作、科技管理、项目管理等方面专门人才。加强制造业管理人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能力建设,通过组织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提高科技管理人才素质。重视基层及一线管理人才建设,加强对基层行业管理人员的培训,不断提高其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二)以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性人才为重点,组织实施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先进制造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和制造业人才培养计划

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性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引擎,对现代制造业的发展起到引领和驱动的作用。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和创新性人才队伍建设,要瞄准世界高端产业水平,快速集聚高端产业研发人才,打造“中国创造”品牌,引领我国制造业升级换代。要在世界范围内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和创新科研团队的引进力度,优先引进和培养一批拥有国际发明专利、掌握核心技术的世界一流的科技领军人才和团队,加大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支持力度。要对工程师人才队伍进行战略性结构调整,在大力提升工程师人才能力素质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工程师人才队伍的规模,造就世界一流的工程师人才队伍。

以人社部组织实施的12项重大人才工程之一“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工程”、教育部、中国工程院组织实施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抓手,在实施制造业重点科研项目、工程项目和建设项目中,以产品设计、关键技术试验验证、可靠性保障、新工艺及专用设备研发等科技创新活动为依托,在产品研发、设计、制造、试验、检测能力建设中,培养大批企业技术研发、工艺创新、工程实现等方面的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落实到《先进制造2025》中,加强高等学校与制造业相关信息技术、工程技术和管理类学科专业建设,适度超前培养人才,要以强化工程能力与创新能力为重点改革人才培养模式,要在制造业企业中设立一批国家级“工程创新训练中心”。进一步加强企业专业技术人才的继续教育,鼓励和支持企业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在职培训和高级研修,系统培养大批产业关键领域紧缺专业技术人才、复合型专业技术领军人才和优秀创新团队。充分发挥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和对外经济技术合作项目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方面的作用,鼓励和支持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大型国有企业等建立技术创新培训基地,有效提升制造业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素质。

(三)以科研人员、技术技能人才和复合型人才为核心,依托现代职业教育改革,开展校企合作,强化技能培训

高技能人才是现代制造业的中坚,在生产制造流程中起到技术实现和再造的作用。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培养大批拥有系统专业知识的能够满足先进制造业需要的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高技能人才。要大力培养熟谙国内外产业技术前沿和市场行情的综合素质高、服务意识强、能够有效解决客户疑难问题并凝聚客户群的客户服务人才,尤其是要培养一大批能够走向世界的集售前服务、售中服务和售后服务为一体的高级技术服务专家。

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为指导,引导部分普通高校向职业技术型院校转型,完善以企业为主体、职业院校为基础,学校教育与企业培养紧密联系、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以增强劳动者职业技能为重点,鼓励各地区、企业、院校和行业协会开展培训活动,培养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解决工艺难题的高技能人才。加强职业培训,统筹职业教育发展,整合利用现有各类职业教育培训资源,依托大型骨干企业(集团)、重点职业院校和培训机构,建设一批示范性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和公共实训基地,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示范。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推行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工作过程导向教学等教学模式,改革高等院校和职业学校制造业相关专业和课程设置,为培养一支门类齐全、技艺精湛的技术技能人才队伍服务。

(四)加强制造业人才需求预测,建设信息化平台

加强对制造业人才需求的预测,对于整个制造业平稳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要定期开展针对制造业人才总量、结构、分布等情况的调研,探索建立制造人才调查统计工作机制,对制造业人才的需求结构与层次开展分析,建设完善人才信息库,为培养、引进各类各层次制造人才提供数据支撑。要构建制造业经营管理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水平评价制度,建设制造业人才需求信息发布平台,对制造业人才未来需求量进行科学预测,为制造业人才培养提供方向指导和依据,有效服务制造业转型升级。

(五)建立人才激励机制,健全人才流动机制

鼓励以品德、能力和业绩为导向,坚持考试、考核与评审相结合,准确客观地评价现代制造人才的能力和水平,完善符合各类人才特点的考核评价体系。鼓励以业绩贡献为核心,建立健全激励人才创新的分配制度和激励机制。鼓励探索市场化分配机制,适度扩大协议工资制、年薪制、年度奖励制度的实施范围;完善薪酬激励机制,鼓励以智力资本入股或参与分配,加快完善期权、技术入股、股权、分红权等多种形式的激励机制,激励科研机构和高校科技人员积极从事职务发明创造。加强对制造业优秀人才的表彰和奖励,营造鼓励人才干事业、支持人才干成事业、帮助人才干好事业的环境和氛围,激发制造业人才创新的激情和活力。建立完善制造业人才服务机构,进一步发挥市场在人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作用,健全制造业人才流动和使用体制机制。鼓励依托行业协会,加强国有和非公企业人才间的协作,畅通渠道,实现人才共享。加强人才职业生涯研究工作,为探索建立制造业人才科学化、多样化的职业发展渠道奠定基础。

(六)选拨优秀人才赴国外培训,加大制造业引智力度。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选派制造业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赴制造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借鉴国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员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制造业人才与国外同行交流。加强国际培训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与海外制造业研究机构联合建立培训基地。加大海外引智力度,促进建立全球招才引才的工作体系,优先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加快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持久经济增长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制造业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网络平台,发布制造业人才引进计划,提供咨询和接洽服务,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从事制造业工作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服务。

以优秀专业技术人才为重点,有计划、分层次地选派制造业各领域的优秀人才赴制造业发达国家和地区培训。借鉴国外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技能人员培养方面的经验和做法,促进制造业人才与国外同行交流。加强国际培训基地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单位与海外制造业研究机构联合建立培训基地。加大海外引智力度,促进建立全球招才引才的工作体系,优先引进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和能够突破关键技术的项目负责人,加快引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望形成持久经济增长点的创新创业人才。建立制造业海外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网络平台,发布制造业人才引进计划,提供咨询和接洽服务,为海外高层次人才归国从事制造业工作提供专业化、系统化、个性化服务。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来源:电子信息司】

当前,信息技术、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重要领域和前沿方向的革命性突破和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产业变革,将对全球制造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并逐渐改变着全球制造业的发展格局。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将促进制造模式、生产组织方式和产业形态的深刻变革。以德国工业4.0、美国工业互联网、新工业法国为代表,主要发达国家围绕建立制造竞争优势,加快在信息基础设施、核心技术产业、以智能制造为核心的经济体系等方面进行战略部署,谋求在技术、产业方面继续领先优势,占据高端制造领域全球价值链的有利位置。

与发达国家在工业3.0基础上迈向4.0不同,我国制造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停留在3.0甚至2.0,只有部分领先行业可比肩4.0。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人才为本,加快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并将“加快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这一主题贯穿始终。坚持自主研发和开放合作并举,加快建立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为推动两化深度融合、实现制造业有大变强、建设网络强国提供强有力的基础支撑。

一、电子信息产业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意义

电子信息制造业具有集聚创新资源与要素的特征,是当前全球创新最活跃、带动性最强、渗透性最广的领域,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实施“中国制造2025”,促进两化深度融合,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需要电子信息产业有力支撑,大力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加快发展智能制造和工业互联网;制定“互联网+”行动计划,推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应用,需要产业密切跟踪信息技术变革趋势,探索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构建以互联网为基础的产业新生态体系。实施国家信息安全战略,需要尽快突破芯片、整机、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大力加强网络信息安全技术能力体系建设,在信息对抗中争取主动权。

与此同时,信息产业各行业边界逐渐模糊,信息技术在各类终端产品中应用日益广泛,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等新兴领域蓬勃发展。价值链重点环节发生转移,组装制造环节附加值日趋减少,国际领先企业纷纷立足内容及服务环节加快产业链整合,以争夺产业链主导权。制造业、软件业、运营业与内容服务业加速融合,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不断涌现,对传统产业体系带来猛烈冲击,推动产业格局发生重大变革,既为我国带来发展的新机遇、新空间,也使我国面临着新一轮技术及市场垄断的严峻挑战。

过去二十年,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实现了持续快速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关键技术不断取得突破,骨干企业实力逐步壮大,国际地位显著增长。电子信息产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战略性、基础性和先导性支柱产业,对于促进社会就业、拉动经济增长、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发展方式具有重要作用。但应该注意到,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核心技术受制于人、自主创新能力较弱、产业结构不合理等深层次问题仍很突出,为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造成较大压力。强化自主创新,加快突破核心技术环节,构建现代信息技术体系,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中国电子信息制造业现状

(一)产业实力显著增强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取得了长足进步,产业规模位居世界首位,彩电、手机、计算机产量均居全球首位,电子制造业大国地位愈益凸显。2014年我国电子信息制造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3万亿元,同比增长9.8%,占工业总体比重达到9.4%,比上年提高0.3个百分点。2014年,我国共生产手机、微型计算机和彩色电视机16.3亿部、3.5亿台和1.4亿台,占全球出货量比重均达50%以上。

重点技术领域不断取得突破。28纳米处理器成功制造;国内首款智能电视SoC芯片研发成功并量产,改变了我国智能电视缺芯局面。国内首条、世界第二条8英寸IGBT(绝缘栅双极型晶体管)专业生产线建成投产,打破国外垄断,有效提升我国在船舶、电网以及轨道交通车辆方面的智能化水平。

企业实力和创新能力不断增强。2014年,第28届中国电子信息百强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2万亿元,同比增长12.4%,占行业总量近四分之一,研发投入强度达4.8%,高出行业平均水平2个百分点,全年研发经费增长均超过收入增速。企业专利成果丰硕,华为首次进入全球创新机构百强,京东方2014年新增专利申请量超过5000件。

(二)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瓶颈仍然突出

一是电子基础产业核心竞争力亟待增强。基础元器件、基础材料、基础装备等电子基础产业,决定了电子信息产业技术变革方向、产业高附加值环节和产业发展的主导权。长期以来,我国基础电子领域的追赶和跨越进展缓慢,覆铜板、磁性材料、电阻器、电容器、PCB等产品以中低端为主,电感器、传感器、IGBT等普遍落后国际先进水平1-2代,集成电路、平板显示等关键专用设备长期依赖进口。这是造成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础不牢、根植性弱、附加值低、转型升级步伐缓慢的根本因素。

二是产业链的统合竞争力薄弱。电子信息产业已进入“全产业链”竞争时代,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从单一技术和产品竞争转向平台和生态系统竞争,产业链统合能力日益成为决定成败的关键。受制于核心技术缺失、资本人才储备不足、商业模式创新能力弱等因素,我国骨干企业当前仍以产品竞争为主,在跨国公司主导的产业生态体系中被边缘化,长期处于被动跟随、同质化竞争、低附加值的发展阶段。

三是要素成本上升削弱产业竞争优势。近几年,劳动力短缺、融资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等带来了国内企业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涨,我国电子信息产业海外转移的风险不断加剧。生产要素成本的持续快速上涨导致我国对电子信息制造企业的吸引力加速减弱,已经对我国沿海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竞争优势构成严峻挑战,部分地区产业空心化问题已开始显现。

三、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我国经济正在由传统态势转入新常态,经济增长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错综复杂,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处于加快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长期结构性问题、关键技术受制问题与短期困难相互交织,形势较为复杂。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孕育兴起,信息技术领域创新仍然活跃,正在向泛在、融合、智能和绿色的多元化方向发展。集成电路器件特征尺寸的不断缩小,12英寸、20nm以下先进产能寡头垄断的步伐进一步加快。低温多晶硅TFT已经成为高分辨率中小尺寸新型显示AMOLED主流技术。全球信息技术创新成果不断融入产业跨界融合、全产业链整合的商业模式新体系中。小米、乐视等企业的进步加速了智能电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的“互联网化”,互联网企业和传统彩电企业围绕智能电视发展模式的竞争将愈演愈烈。

技术融合趋势进一步强化了产业链竞争。国际巨头围绕系统平台升级、应用软件开发、数字内容集成、硬件更新换代的互动发展,构建“产品+内容+服务”的产业生态系统。同时,全球资本和技术密集型IT产业兼并重组步伐不断加快,产业的技术、市场、投资门槛进一步提高。全球产业新一轮兼并重组不断强化寡头垄断格局,我国追赶和跨越的难度不断加大。

产业和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棱镜门”事件之后,各国高度重视信息产业在国家安全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经济、政治、外交各方面的手段和资源,强化产业自主研发和产业化能力。一方面,欧美出于国家安全因素对我国通信设备产业的制裁,在未来一段时间还将成为各国压制我国电子信息领域发展的主要手段,意味着我国已具备国际竞争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将面临着信息安全因素的壁垒。另一方面,信息安全形势日益严峻也要求我国尽快摆脱长期以来在上游关键材料和重要设备领域受制于美日欧的现象,快速提升较为薄弱的电子基础产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和完善自主可控的电子信息产业体系。

四、加快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的举措

紧紧围绕“构建现代电子信息产业体系,支撑服务中国制造2025”这一中心任务,着力完成“强基础、促融合、推合作、保安全”四项任务,通过以电子信息产业为基础,以新一代信息技术发展为重点,来实现软硬融合、两化融合、产业与服务融合,助推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

——强基础。强化自主创新,围绕产业核心领域薄弱和瓶颈环节,尊重产业发展规律,集中力量突破一批关键技术,推动技术成果产业化,着力提升电子信息产业基础领域的创新能力,夯实产业支撑“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基础。

——促融合。把握产业融合趋势,推动产业模式创新,围绕产业链促进融合配套发展,大力提升智能硬件发展水平,着力推动软硬融合、制造与服务融合、网络与产品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结构优化、具备国际竞争优势的现代产业体系。

——推合作。抓住“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的机遇,引导和支持信息技术企业与传统工业企业对接,加强“官产学研用”结合,推动应用电子产品和系统研发和产业化,促进安全可靠信息技术和产品在工业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实现以用兴业、促进两化深度融合。

——保安全。大力发展基于自主技术的信息安全产业,支持安全芯片、数据安全等信息安全产品的研发与应用,加快安全可靠通信设备、计算机、打印机、网络设备等终端产品和信息系统的研发与应用,建立保障信息安全的产业支撑体系,提高产业保障“中国制造2025”战略信息安全的能力。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发展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18日】 【来源:电子信息司】

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等交叉融合正在引发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将给世界范围内的制造业带来深刻影响。这一变革与中国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制造强国形成历史性交汇,对中国制造业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和机遇。

当前,中国制造业总体大而不强。主要制约因素是自主创新能力薄弱,集成电路等核心技术和关键元器件受制于人;大多数产业尚处于价值链的中低端。在此背景下,国家出台《中国制造2025》战略规划,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并将“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发展”作为重点突破口,以“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实施带动集成电路产业的跨越发展,以集成电路产业核心能力的提升推动“中国制造2025”战略目标的实现。

一、集成电路技术和产业对中国制造的重要意义

集成电路是工业的“粮食”,其技术水平和发展规模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产业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是实现中国制造的重要技术和产业支撑。国际金融危机后,发达国家加紧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集成电路产业的战略性、基础性、先导性地位进一步凸显,美国更将其视为未来20年从根本上改造制造业的四大技术领域之首。

发展集成电路产业既是信息技术产业乃至工业转型升级的内部动力,也是市场激烈竞争的外部压力。中国信息技术产业规模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4年产业规模达到14万亿元,生产了16.3亿部手机、3.5亿台计算机、1.4亿台彩电,占全球产量的比重均超过50%,但主要以整机制造为主。由于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核心的价值链核心环节缺失,电子信息制造业平均利润率仅为4.9%,低于工业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目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还十分弱小,远不能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及国家信息安全、国防安全建设。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进口2176亿美元,多年来与石油一起位列最大宗进口商品。加快发展集成电路产业,对加快工业转型升级,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二、当前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现状

(一)产业发展已取得长足进步

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发展,特别是2000年《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发布以来,中国集成电路市场和产业规模都实现了快速增长。市场规模方面,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市场规模首次突破万亿级大关,达到10393亿元,同比增长13.4%,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50%。产业规模方面,2014年中国集成电路产业销售额为3015.4亿元,2001-2014年年均增长率达到23.8%。

技术实力显著增强。系统级芯片设计能力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逐步缩小。建成了7条12英寸生产线,本土企业量产工艺最高水平达40纳米,28纳米工艺实现试生产。集成电路封装技术接近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关键装备和材料实现从无到有,被国内外生产线采用,离子注入机、刻蚀机、溅射靶材等进入8英寸或12英寸生产线。

涌现出一批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2014年海思半导体已进入全球设计企业前十名的门槛,据IC Ingsights数据显示,我国设计企业在2014年全球前五十设计企业中占据了9个席位。中芯国际为全球第五大芯片制造企业,连续三年保持盈利。长电科技位列全球第六大封装测试企业,在完成对星科金朋的并购后,有望进入全球前三名。

(二)制约产业发展的问题和瓶颈仍然突出

主要表现在:一是产业创新要素积累不足。领军人才匮乏,企业技术和管理团队不稳定;企业小散弱,500多家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收入仅约是美国高通公司的60-70%,全行业研发投入不足英特尔一家公司。产业核心专利少,知识产权布局结构问题突出。二是内需市场优势发挥不足。芯片设计与快速变化的市场需求结合不紧密,难以进入整机领域中高端市场。跨国公司间构建垂直一体化的产业生态体系,国内企业只能采取被动跟随策略。三是“芯片-软件-整机-系统-信息服务”产业链协同格局尚未形成。芯片设计企业的高端产品大部分在境外制造,没有与国内集成电路制造企业形成协作发展模式。制造企业量产技术落后国际主流两代,关键装备、材料基本依赖进口。

三、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全球集成电路产业已进入深度调整变革期,既带来挑战的同时,也为实现赶超提供了难得机遇。从外部挑战看,国际领先集成电路企业加快先进技术和工艺研发,推进产业链整合重组,强化核心环节控制力。不少领域已形成2-3家企业垄断局面。从发展机遇看,市场格局加快调整,移动智能终端爆发式增长,成为拉动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新动力。产业格局面临重塑,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引发的产业变革刚刚兴起,以集成电路和软件为基础的产业规则、发展路径、国际格局尚未最终形成。集成电路技术演进呈现新趋势,制造工艺不断逼近物理极限,新结构、新材料、新器件孕育重大突破。此外,随着信息消费市场持续升级,4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加快建设,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集成电路市场继续保持旺盛活力,预计2015年市场规模将达1.2万亿元,这些都为中国集成电路产业实现“弯道超车”提供了有利条件。

四、国家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领域突破发展的举措

为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的发展,2000年以来,国家先后出台《国务院关于印发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00〕18号)和《国务院关于印发进一步鼓励软件产业和集成电路产业发展若干政策的通知》(国发〔2011〕4号),设立了电子信息板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指导制定了《电子信息制造业“十二五”发展规划》、《集成电路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等,国内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环境持续得到优化。为进一步加快集成电路产业发展,2014年6月国务院出台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推进纲要》(以下简称《推进纲要》),明确了“需求牵引、创新驱动、软硬结合、重点突破、开放发展”五项基本原则。进一步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以需求为导向,以技术创新、模式创新和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破解产业发展瓶颈,着力发展集成电路设计业,加速发展集成电路制造业,提升先进封装测试业发展水平,突破集成电路关键装备和材料,推动产业重点突破和整体提升,实现跨越发展。2014年9月成立了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以下简称国家基金),基金实行市场化、专业化运作,带动多渠道资金投入集成电路领域,破解产业投融资瓶颈。

为推动“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领域突破发展,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战略目标,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相关部门在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一是结合《推进纲要》的落实,加强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顶层设计、统筹协调,整合调动各方面资源,解决重大问题,引导产业的合理布局,并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动态调整产业发展战略。二是引导国家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的实施,支持有条件的产业集聚区设立地方性集成电路产业投资基金,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吸引多渠道资金投入,破解产业投融资瓶颈。三是加快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电子信息板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突破集成电路及专用装备核心技术,统筹利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加大对创新发展和技术改造的支持力度,建设共性技术研究机构,加强标准与知识产权工作。四是继续贯彻落实国发〔2000〕18号、国发〔2011〕4号等产业政策,加快制定和完善相关实施细则和配套措施,重点解决政策落实中存在的问题。五是引导集成电路企业的兼并重组和资源整合,鼓励企业“走出去”,大力吸引国(境)外资金、技术和人才,提高创新发展起点。

《中国制造2025》解读之: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

【发布时间:2015年06月29日】

《中国制造2025》提出“质量为先”的基本方针,决定了质量和品牌要贯穿于建设制造强国的整个进程,要成为部署和落实各项任务的出发点和重要内容。

一、质量和品牌是中国制造竞争新优势的重要内涵

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质量和品牌已经成为制造业乃至国家核心竞争力的象征,代表着国家的信誉和形象。党的十八大提出“要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促进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竞争新优势”。质量与品牌代表着产品满足顾客需求的程度,代表着市场竞争力。“质量为先”本质上是顾客需求为先、市场竞争力为先,体现了“市场决定资源配置”的重要思想。

在新一轮全球产业化分工中,我国制造业面临着“双重挤压”。一方面,金融危机使美国、欧盟等发达国家和地区重新重视发展实体经济,加速“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另一方面,受劳动力成本上升、人民币汇率升值等因素的影响,我国低附加值产品出口的价格优势弱化,其他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以更低的劳动力成本承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移。我国以往那种以劳动力成本低,资源、能源消耗大,甚至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比较优势难以为继。在这种形势下,我国要抢占制造业新一轮竞争制高点,必须重塑中国制造业的核心竞争优势。从质量和品牌的竞争属性以及美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制造强国的发展实践看,这一核心竞争优势的重要内涵是质量和品牌。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无论是工业品、消费品还是国防装备,在产品功能特性、质量安全性、质量稳定性等方面的需求都在不断提高。同时,需求的个性化、多元化、品牌化特征也日趋明显。拉动和满足内需既是适应新常态的重要举措,也是制造强国的根基。质量和品牌建设与拉动内需形成良好互动,内需升级为质量和品牌建设提供内生动力,质量和品牌建设为扩大内需提供坚实保障。

新一轮科技革命为我国打造质量品牌竞争力提供了发展机遇。新一代信息技术广泛渗透,推动关键领域技术持续突破、不断融合和加速应用,引发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的重大变革。智能、绿色、协同、服务等理念不断丰富制造业质量价值观;泛在连接、虚拟化技术、3D打印、工业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赋予质量和品牌发展新空间;智能制造、协同设计、个性化订制、精准供应链管理等生产组织形式也为质量和品牌建设提供了新手段。特别是,这些变化所带来的打破既有标准、技术和市场壁垒的机会,成为我国制造业质量和品牌创新突破的良好契机。

二、质量和品牌建设任务重要而紧迫

“十二五”以来,我国制造业质量水平显著提升,一批知名品牌脱颖而出,质量和品牌竞争力持续增强,在满足国内需求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是产品质量水平稳步提升。原材料和装备类产品质量大幅提升。航天、发电、轨道交通等重大装备质量水平进入世界前列,钢铁、有色金属、石化和建材等主要产品技术标准和实物质量已与国际水平接轨,工程机械、通用装备质量与可靠性水平不断提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进一步缩小。消费类产品质量和档次明显提高,纺织、家电等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移动通信、基础软件等信息技术产品的主要功能和性能达到或接近国际同类产品水平。从国家监督抽查结果看,2011年-2014年国家监督抽查合格率分别为87.5%,89.8%,88.9%,92.3%,质量水平整体呈现稳步上升趋势。二是质量管理水平明显提高。根据2013年所做调查,82.2%的通用设备企业和68%的食品企业获得了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质量损失率均值从2009年的2.79%降低为2.43%。工程机械产品平均无故障间隔时间(MTBF)普遍提高2-3倍,高档数控机床也提高了1.6倍以上。六西格玛管理、卓越绩效模式、精益生产等一批先进质量管理方法在企业广泛应用,涌现出“质量问题双归零”、“日清日高”等一批源于我国企业的质量管理成功实践。“十二五”期间,全国超过200万名企业员工参加了质量和品牌培训教育,提高了企业质量和品牌管理水平。三是品牌影响力持续增强。在国内消费品市场,自主品牌占据较大的市场份额,彩电、空调、冰箱、服装、家纺等产品都达到80%以上。丝绸、陶瓷等民族文化特点显著的产品占有绝对市场优势。在工业品市场,主要产品国内自给率不断提高。机械、精细化工等产品自给率都达到80%以上,乙烯自给率超过90%,钢铁产品的大部分品种自给率达到100%。在国际市场,自主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高铁、核电等产品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国际品牌”,华为、中兴、海尔等一批自主品牌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国际品牌。企业品牌意识和品牌培育能力不断增强,4000多家企业建立品牌培育管理体系,一批企业实现了从代工制造向培育自主品牌的跨越。

尽管取得这些成绩,但受传统粗放型发展方式长期影响,我国工业质量和品牌发展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产品质量发展不均衡,部分产品质量档次不高,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突出体现在产品质量安全性、质量稳定性和质量一致性等方面。二是标准结构不合理,部分技术标准水平低、适用性差、贯彻实施不力,一些领域的产品标准、检测方法标准跟不上新产品研发的速度,高新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的关键技术标准缺乏,难以满足质量品牌竞争发展的需要。三是品牌建设滞后,我国制造业自主品牌达到170万个,但存在品牌数量多、市场认可度较低的矛盾。与国际知名品牌相比,品牌附加值低、竞争力弱,顾客美誉度和忠诚度有待提高。四是企业主体作用发挥不充分,部分企业质量意识薄弱,质量信誉不高,质量和品牌管理系统性不强,效率不高。五是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尚不完善,部分产品质量检测能力不足,监督检查不到位,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损害了我国制造业质量形象和消费信心。六是基础能力建设投入不足。质量检测、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等质量基础能力滞后,一批影响质量的关键、共性技术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质量和品牌公共服务能力与企业的需求也存在明显差距。

在建设制造强国的进程中,质量和品牌建设任务重大,需要解决的问题依然很多。我们要加快步伐,紧紧围绕质量为先的战略主线,以增强企业质量提升和品牌培育能力为重点,全面推进质量和品牌建设,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

三、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的重点任务

《中国制造2025》框架下质量和品牌工作的核心是竞争力提升和效益改善,打造中国制造的质量成本新优势。在九大战略任务中,加强质量和品牌建设是其中之一,但质量和品牌建设的任务不仅仅体现在第四项任务中,而是贯穿于各项任务之中。提高制造业创新能力、推进两化深度融合、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推行绿色制造等重点任务,都应把提升质量、培育品牌作为重要方向。通过质量和品牌建设,将各项任务取得的成果,转化为满足市场和顾客需求产品,以及蕴含丰富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在市场竞争力中实现价值转化和提升。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提升质量控制技术,完善质量管理机制,夯实质量发展基础,优化质量发展环境,努力实现制造业质量大幅提升,鼓励企业追求卓越品质,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名牌产品,不断提升企业品牌价值和中国制造整体形象。

(一)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技术和方法

我国制造业企业整体质量管理水平仍然不高。一些企业还没有在设计开发、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实现系统化质量和品牌管理。企业在质量和品牌管理方法,特别是质量工程技术、市场研究技术应用等方面还有明显差距。中小企业质量和品牌管理能力缺口更大,从全国质量监督抽查数据看,国内制造业中、小型企业批次抽样合格率明显低于大型企业。如果保证产品合格都存在困难,无法追求有竞争力的质量水平。同时,伴随两化深度融合以及十大产业重点突破,质量品牌呈现问题复杂化、方法多样化的趋势,对质量品牌管理方法的应用提出了新要求。因此,推广先进的质量品牌管理技术和方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举措。

《中国制造2025》提出,要建设重点产品标准符合性认定平台,推动重点产品技术、安全标准全面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开展质量标杆和领先企业示范活动,普及卓越绩效、六西格玛、精益生产、质量诊断、质量持续改进等先进生产管理模式和方法;支持企业提高质量在线监测、在线控制和产品全生命周期质量追溯能力;组织开展重点行业工艺优化行动,提升关键工艺过程控制水平;开展质量管理小组、现场改进等群众性质量管理活动示范推广;加强中小企业质量管理,开展质量安全培训、诊断和辅导活动。

(二)加快提升产品质量

尽管我国很多产品质量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总体水平依然不高,与国内外消费者的期望,以及制造强国的地位相比,尚有明显差距。汽车、数控机床、工程机械、农用机械、特种设备等产品的质量稳定性、可靠性不高,使用效率低。钢铁、有色、化工等产品功能档次、质量一致性和质量稳定性有待提高,部分高附加值、高功能特性的产品仍依赖进口。基础零部件、消费电子产品等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短。部分食品、药品、婴童用品等涉及人身安全的产品还没有建立完善的全生命周期质量安全追溯体系。特别是,一批影响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问题的长期存在,极大地影响了质量进步和竞争提升。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针对汽车、高档数控机床、轨道交通装备、大型成套技术装备、工程机械、特种设备、关键原材料、基础零部件、电子元器件等重点行业,组织攻克一批长期困扰产品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加强可靠性设计、试验与验证技术开发应用,推广采用先进成型和加工方法、在线检测装置、智能化生产和物流系统及检测设备等,使重点实物产品的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环境适应性、使用寿命等指标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在食品、药品、婴童用品、家电等领域实施覆盖产品全生命周期的质量管理、质量自我声明和质量追溯制度,保障重点消费品质量安全。大力提高国防装备质量可靠性,增强国防装备实战能力。

(三)完善质量监管体系

当前,我国质量监督监管机制仍不健全,监督监管的覆盖面和技术手段需要加强。假冒伪劣产品还有一定市场,执法打假等活动难以彻底消灭制假售假现象。质量安全风险较高,特别是区域性、行业性质量安全风险依然存在。这些现象,造成国内消费信心不足,国际市场信誉不佳,弱化了制造业整体提升形成的竞争优势。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健全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政策规划体系和质量管理法律法规。加强关系民生和安全等重点领域的行业准入与市场退出管理。建立消费品生产经营企业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健全质量信用信息收集和发布制度,强化企业质量主体责任。将质量违法违规记录作为企业诚信评级的重要内容,建立质量黑名单制度,加大对质量违法和假冒品牌行为的打击和惩处力度。建立区域和行业质量安全预警制度,防范化解产品质量安全风险。严格实施产品“三包”、产品召回等制度。强化监管检查和责任追究,切实保护消费者权益。

(四)夯实质量发展基础

当前我国的工业标准体系、计量体系、检测能力、认证认可体系等与制造业发展需要存在差距。部分产品技术标准的水平低,对安全和环保等方面限定性规定较少,对竞争性质量导向性不足。计量、检测、认证认可等前沿性技术研究有待加强,相关公共服务能力不足且分布不均衡。特别是对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能力重视不够,导致缺乏对企业质量提升的专业性支持。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制定和实施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制造业质量、安全、卫生、环保及节能标准。加强计量科技基础及前沿技术研究,建立一批制造业发展急需的高准确度、高稳定性计量基标准,提升与制造业相关的国家量传溯源能力。加强国家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建设,构建国家计量科技创新体系。完善检验检测技术保障体系,建设一批高水平的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鼓励建立专业检测技术联盟。完善认证认可管理模式,提高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有效性,推动自愿性产品认证健康发展,提升管理体系认证水平,稳步推进国际互认。支持行业组织发布自律规范或公约,开展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五)推进制造业品牌建设

与制造业发展的速度和规模相比较,制造业品牌建设明显滞后。知名品牌数量及影响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与制造大国的地位、制造强国的需要极不相称。多数企业市场营销和战略管理能力弱,缺乏面对国际竞争的经验。部分企业以代工制造为主业,没有建立自主的营销渠道和品牌。部分企业对品牌的认知还停留在形象和广告上,没有认识到品牌的价值内涵。很多企业品牌培育能力不足,难以把所具备的能力和优势转化为顾客感知的品牌价值。

《中国制造2025》指出,要引导企业制定品牌管理体系,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提升内在素质,夯实品牌发展基础。扶持一批品牌培育和运营专业服务机构,开展品牌管理咨询、市场推广等服务。健全集体商标、证明商标注册管理制度。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市场信誉好的产业集群区域品牌。建设品牌文化,引导企业增强以质量和信誉为核心的品牌意识,树立品牌消费理念,提升品牌附加值和软实力。加速我国品牌价值评价国际化进程,充分发挥各类媒体作用,加大中国品牌宣传推广力度,树立中国制造品牌良好形象。

这五项工作中,包含了两个层次、两个途径和一个突破,体现了全面推进与重点提升相结合的思路。两个层次是保质量底线与促质量竞争,两个途径是以企业为主体和营造外部环境。

一个重要突破是明确提出实施工业产品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重点提升一批长期困扰质量提升的关键共性质量技术问题,这是质量和品牌实现突破发展的重要保障。质量提升行动是系统化、多层次的。在国家层面,工业和信息化部将会同有关部门,针对那些影响制造业整体质量水平,特别是需要跨行业协同解决的质量技术问题,制定计划实施行动。行业组织应针对那些在行业内影响较大,特别是由企业难以独立解决共性质量问题采取行动。工业企业和其他质量组织应积极参与质量提升行动,并结合自身情况,自主攻关解决突出质量问题。